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农技协发字[2025]12号),由我院联合庆安县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庆安县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申报的“黑龙江庆安水稻科技小院”成功入选,跻身此次获批的全国195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之列。这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我院农业水利工程系副主任聂堂哲副教授的长期深耕——此前,聂堂哲副教授已牵头推动与庆安县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共同申报国家级、省级两级科技小院,并主导备案“黑龙江大学寒区农业水利研究生工作站”,为此次国家级科技小院的获批筑牢了合作根基,更标志着我院在寒区农业水利领域科研、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的深度融合迈出新台阶。

“黑龙江庆安水稻科技小院”的申报与建设,依托我院深厚的学科积淀与科研实践基础。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培养水利人才的摇篮,我院水利类专业教育可追溯至1956年,现拥有水利工程学术型硕士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2025-2025年累计招收相关专业研究生近500人,组建了由40余名研究生导师领衔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其中,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设的《农田水利学》、《土壤学与农作学》、《灌排试验与仪器设备》、《水泵及水泵站》等核心课程,为科技小院开展水稻种植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教学基础。

在科研与实践合作层面,聂堂哲副教授负责的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团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扎实的田间实践,成为推动寒区水稻关键技术突破的“核心主力军”。依托前期建成的研究生工作站,聂堂哲副教授带领团队扎根庆安稻田,以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为支撑,系统开展稻田节水灌溉、抗旱品种筛选、氮肥减施、秸秆还田等关键技术试验。通过持续监测不同管理模式下水稻生长规律、产量形成、水分与氮肥利用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团队已为黑土稻田“节水、增产、提质、减排” 提供多项技术方案,其中部分成果已在庆安县得到推广,亩均节水15%以上、增产8%左右。此次合作的庆安县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作为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拥有育种研究室、土壤物理化验室等完善科研设施,更培育出“龙庆稻”系列10余个优质水稻品种,为科技小院提供了优良的科研试验基地与产业服务场景。

获批后的“黑龙江庆安水稻科技小院”,将以“服务寒区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进一步整合我院学科优势与地方产业资源。小院由我院农业水利工程系副主任聂堂哲副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戴长雷教授、杜崇副教授、姜丽莉老师组成专家团队。未来将重点围绕三大方向开展工作:一是深化水稻节水增产减排技术研究,依托寒区水利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攻克寒地黑土稻田生产关键技术难题;二是强化技术推广与人才培训,通过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农户培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三是完善“校地企”协同机制,持续联合庆安县相关单位,在前期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基础上,打造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服务平台。

此次科技小院的成功获批,是我院践行“产学研用融合”办学理念的重要成果,也是我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黑龙江省“寒地特色农业”发展需求的主动担当。未来,我院将以科技小院为新起点,延续校企合作的良好合作态势,持续发挥学科优势,为寒区水稻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科技与人才支撑,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黑大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