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水利电力学院党委近日组织师生党员赴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与历史对话,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一座始建于1928年的欧式建筑,曾作为伪满哈尔滨警察厅,如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珍贵文物与历史场景重现东北抗日联军14年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在水利电力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师生们上了这样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来到“黑土英魂”主题陈列厅,以8个篇章串联历史脉络。展柜中陈列的杨靖宇穿过的大衫、李兆麟牺牲时染血的外套、董存瑞荣获的“毛泽东奖章”以及泛黄的《东北抗日联军歌集》手抄本,均承载着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讲解员提及,赵一曼被捕时年仅31岁,她留下的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让在场师生眼眶湿润。水利电力学院领导班子提出:“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信仰献身的勇气,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火种。作为党员,我们要将先烈的爱国守土、团结御侮精神厚植于心。”
展厅里循环播放着战士们战斗、牺牲的短片,让师生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革命斗争的残酷与先烈的无畏,零距离与历史对话并置身其中。其中,5.6万位烈士名录与82件国家一级文物,构成一部东北革命的“立体教科书”,而“八女投江”群雕与赵尚志用过的手枪,让全体师生无不深刻的意识到:党员的责任不仅是铭记历史,更要以行动践行初心,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最后,水利电力学院全体师生站在党旗面前,由党委副书记刘若男领读,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直到返程途中,师生们仍沉浸在历史沉思当中,水利电力学院的师生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承诺离开这座承载民族记忆的纪念馆。
此次研学活动是水利电力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党性修养的重要实践。学院将继续通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教师学生党员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祖国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幸福为最大幸福。唯有将英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不负“黑土英魂”的嘱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答卷。